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地理坐标东经°44′10″——11°10′14″,北纬36°50′01″——37°11′04″,北、东北部分别与汾阳市、平遥县接壤,东南与沁源县毗邻,西南与灵石县相连,西北与孝义市相望。 介休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7个镇和3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4.30万(年)。城镇化率64.3%,居山西省各县市第三位。 介休市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文明史逾年。 介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前年)。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不出,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死于此而得名。 春秋时期,晋顷公1年(公元前年)始置邬县(在城东10公里今邬城店一带)。战国时期属魏国。 秦灭六国时,于魏赵边界休整,之后攻赵,秦代因此置界休县,与邬县同属太原郡。 西汉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 西晋,杜预臆说界休当为介休,晋武帝司马炎遂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 北齐天保年间(公元年以后),介休县并入永安县(即今孝义)。北周富政元年(公元年)置介休郡,介休县属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公元年)改介休县为平昌县。 隋开皇18年(公元年)平昌县复名介休县,属西河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年)介休郡改名介州县,属介州,兼领平遥县。 五代时介休县属太原府汾州。 元代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汾州。 修订后的《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在日前召开的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获审通过,并将于9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条例第二次进行修订,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修订后有哪些亮点?记者就此采访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规批准处处长许雅璐。 记者:该条例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许雅璐:本次修订主要围绕维护国家法治统一、落实相关改革政策、适应当前地质环境保护现实需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的,具体修订内容如下:一是完善了地质环境保护应当坚持的原则,即“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二是增加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的有关内容。如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自治区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矿业权人应当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义务。同时对基金账户的设立、基金的提取、使用以及监督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三是突出强调了绿色矿山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重要性。如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采矿权人是绿色矿山建设的责任主体,应当履行绿色矿山建设义务。第二十三条规定新建矿山执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已建生产矿山应当按期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第二十五条规定旗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统筹做好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从而压实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属地责任。
记者:修订后的该条例有哪些亮点? 许雅璐:一是切实维护了国家法治统一。这次修订,对条例中有关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等方面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并注意与国家部委规章的相关规定相衔接,从而使修订后的条例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二是贯彻落实了国家相关改革政策。为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国家取消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因此,本次条例修订的重点之一就是严格执行国家最新政策要求,对条例中有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内容予以删除,同时对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为国家和自治区改革决策的落地落实提供法治保障。 三是突出强调了当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重点。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引领和带动矿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条例在修订时,特别对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作出明确规定,突出了绿色矿山建设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重要性。
记者:修订后的该条例在推动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 许雅璐:地质环境是人类居住的环境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基础,是各类建筑的工程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地质环境的强力支撑,地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地质环境保护包含多个方面,有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地下水的监测以及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等,每一方面都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做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对于推进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来源:内蒙古日报 猛戳“阅读原文”有福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huzx.com/jhxzfou/106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