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上面蓝字我爱金湖直接 比南京长江大桥还要长的金湖二桥在眼前太壮观! 刚到金湖,还没歇脚,热情的主人就驱车把我们一路带到了金湖二桥,“带你们去看看,比南京长江大桥还长哩!有了它,到市区近多了!” 车子行了一段路,隐隐的似乎听到了轮船汽笛的声音,不紧不慢、悠远绵长。循声前行,一路上紫的、黄的野菊花开的正热闹,忽一个转弯,一大片波光粼粼狠狠攫住了我的目光。主人看着我惊讶的神色自豪地说:“二桥到了!” 长多米、宽26米的大桥就那么傲然横跨在淮水之上,宛如游龙雄踞一方。桥上有一块观景平台,主人邀请我们在这里下了车。极目远望,漫江碧透,长天一色,河中百舸争流,洲上沙鸥可栖。虽不是风华正茂,却也顿生豪情。同行的宣传部部长张建闯指绵长两岸说:“就是上世纪60年代末,毛主席叮嘱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才有了长数百公里的入江水道大堤。” 因着这一份嘱托,当年江苏省20多万民工肩挑背扛用担子挑起一筐筐土筑起了淮河入江水道防洪大堤,又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加固,才有了如今固若金汤的“钢铁”长堤。现在,聪明的金湖人在堤上兴起了绿化造林,昔日大堤变成了三河风光带,造型精巧的荷花亲水广场、景色宜人的柳树湾湿地公园、静谧安详的大佛寺等景点一路排开,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小小的金湖城,平方公里37万人口,却总是爆发出不同凡响的能量,每每让人觉得惊喜。建县50多年,到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尽管数字不引人,但增长的比例惊人,一组组数字好像甘泉融入金湖人的心间,化作他们嘴角的笑纹、眉梢的喜悦,金湖县全面小康群众满意度全市第一、全省领先想来是有道理的。 我还在沉思,忽听得旁边水务局同志说:“现在南水北调东线走的也是这条河,说不定北京也喝着我们金湖的水呢!” 桥上的风吹得长发在空中飞舞,然而脚下的河却并不怎么波涛汹涌,猎猎秋风也只带起微波潋滟,然而谁又能想到正是这默默无声的河水会以m3/s的速度源源不断地往北输送清流,解了山东津京地区上千万人的用水之急、燃眉之困。 鱼米之乡,风水宝地,最美就是金湖水! 在金湖,最平凡常见的是水,最风光迤逦的是水,最能给金湖人带来富足生活的还是水。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三湖环绕,淮河入江水道穿城而过,一县拥三湖,全国唯一。他们称金湖是水文化的流淌之地,我们这次来自然少不了要领略一番水的魅力。 驱车到了前锋镇白马湖,刚下车,整个白马湖就好似一幅水墨长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烟波浩渺的湖面静若处子,渔人小船慢悠悠的划过,远处的荷叶犹自摇曳,近处鱼儿不时吐个泡泡,青荇在水底油油地招摇。一阵风过,几只水鸟忽地飞向空中,整个画面就动了起来。 我们乘着渔人的小船划向了桃花岛。据说白马湖中有99座岛屿散落其间,其中以桃花岛和长寿岛最为出名。每年春天桃花岛上桃花盛开,整个小岛被桃花所隐藏,岛中茂林修竹、鸡犬相闻,青砖红瓦隐显于苇丛之中,远远望去灿若烟霞,恍若世外桃源。长寿岛以其岛中居民普遍高寿而闻名,岛民平均年龄有90岁以上,其中最长寿者有岁。难怪肖书记总说“常来金湖,青春永驻。” 桃花岛主们用丰盛的午餐招待了我们,鱼虾满桌自是不必说了,主人还用搪瓷脸盆装了满满一盆大闸蟹,嗬,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大阵仗,每个规格都起码上4两以上!剥开蟹壳,膏肥黄足,肉质饱满鲜嫩。 金湖丰富的水资源带来的是丰沛的水产,这里的大闸蟹、小龙虾、甲鱼、黄鳝、银鱼、白鱼等水产品以个大肥美、品质上乘而声名在外。优质的食材孕育出了清淡鲜嫩的淮扬菜系,金湖,也是全国文明的湖鲜美食之乡。周恩来总理在国务院第次常务会议上亲自将它定名为“金湖”,就是取湖中“日出斗金”之意。的确,金湖的水蕴含了地天地的灵气,随便一网撒下去捞上来就是“金子”。 金湖的水,不仅是指碧波万顷的水面,还有资源丰富的滩涂和湿地公园。接下来我们要去的就是位于金湖县涂沟镇的水上森林公园。 到林场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夕阳斜斜地照着。一株株、一片片水杉拔地而起、纵横交织、阡陌成行。还没靠近林子鼻子就最先有了感受,吸进去的空气好像含着水分,焦躁了一天的鼻子突然得到了滋润。再深吸一口,从鼻子到肺一路畅快,整个人都变得神清气爽。张部长说:“这里是全省最大的人工林,有上万亩的水杉,氧气中负离子含量特别高。在这里不担心什么PM2.5,可以大口大口的呼吸。” 欣喜的我们大口呼吸着忘情呼喊着往林子奔去,却不想惊起了林边芦苇荡里的野鸭、野鸡,扑棱着翅膀往苇荡更深处飞去。我们惊喜地辨认着,偶然一举目,又看到一行白鹭排云而上,真是诗情也被牵引到了天上! 走近林子,池衫如枫,层林尽染,细长的水杉叶子把夕阳筛得碎碎的,绿绿的叶子上浮着一层金红色的光。林间小道上铺满了一层赭黄、棕红的落叶,经过日光一天的蒸腾,踩在上面松软清香。林子里静极了,只听到阵阵风的吟唱,伴着这沙沙声,光与影在林间欢快地跃动着。再往深处光透不进的地方,那是鸟儿的故乡。此时此景,让人觉得这一路跋山涉水、舟车劳顿总是值得的。 真是不想走了。张部长笑着说:“最近有一位客商看中了这个地方,要在这里投资10个亿建一座大型的休闲、疗养基地,到时候欢迎你们常来玩。” 一丝丝惬意,一阵阵清凉,一缕缕清香,来过就不想离开! 金湖是尧帝的故里。《二十四史》记载在三阿之南即今天的金湖塔集诞生了尧帝,金湖的传承从尧而来,在他的带领下,金湖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农耕文化,这里的人们通过水车、牛拉犁等早期原始农耕手段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农耕规则。到了今天,金湖人将农耕、种植做到了极致。 在戴楼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个个花园式的蔬菜大棚跃入眼帘,入目只见草木葱茏、瓜果飘香,各种蔬菜长势茂盛、生机盎然。手边是翠绿欲滴的水果黄瓜,头顶是小巧可爱的观赏小南瓜,面前是一株株果实累累的樱桃番茄……“地主”老周一个劲儿的要我们摘黄瓜吃,可那好像人参娃娃的小黄瓜让我们怎么下得去手?热情的老周摘了几个就着旁边的自来水冲洗了一下递给了我们,他说:“放心吃吧,没有农药,不用削皮。我们这里都是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 一口咬下去,黄瓜特有的清爽味儿就弥漫在唇齿之间,嫩嫩脆脆实在是好吃得紧!我嚼着黄瓜问老周“不用农药化肥,产量肯定得减吧?” “是啊,要减产两成,但我们做得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大城市的人认哩!能卖一个好价钱。”憨厚的老周笑得略带精明。 告别了老周,我们来到了戴楼镇楼庄新村,省长李学勇开展“三解三促”时就驻点这里。哪里是什么村子!洋房、别墅鳞次栉比,小桥流水、绿树红花相映成趣。主人邀请我们去屋内坐坐,看着锃亮的木地板我们一行人还犹豫着怎么换鞋,热情的主人就把我们拉了进去。进门只见窗明几净,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楼上楼下三层就你们一家人住?”我们几乎是不可置信的问道。“那当然,我们这里一家一幢小别墅,不比城里人条件差!”主人乐呵呵地答道。 回去的路上我们就一直在感叹自己的蜗居,这时候路过一大片农田,稻子已基本收割完毕,田埂上堆了好几堆金灿灿、半层楼高的东西。我们好奇心起要过去看看。走近了才发现是秸秆压成的模块,四方四正堆码得整整齐齐。张部长告诉我们说:“这是用打捆机收集的秸秆,今年我们金湖一根稻草都没有烧掉,全部送往县内的秸秆利用企业,政府还对农民每亩补贴30元。” 我们边走边说,这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天边稀稀疏疏地出现了几颗星星。站在田埂上,暮色苍茫,四下里听不到人声,亦没有鸟鸣。远处的树,近处的稻田安安静静。几只大白鹅摇摇地走向炊烟袅袅。虽不是农人,心下也觉得踏实安宁。同行的人不禁感叹:“这是陶渊明的田园!” 就有人像模像样地吟诵起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张部长听了哈哈大笑说:“要不就刚才的别墅买一套,马上金湖到南京建起了宁淮城际高铁,单程也就半个小时。宁淮高速到金湖入口年底就通车了,金湖到南京只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柳永说曾写“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金湖不仅有这些,它还是联合国最佳生态和谐环境美丽城市、全国首个“气候宜人之乡”、中国绿色名县、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县,国家级生态县也正在验收之中,金湖马上就要进入了高速、高铁时代。建县之初县城主干道上栽种了两排梧桐,如今早已枝繁叶茂、蔚然成荫,他们守候着金湖,只待有凤来栖。 我爱金湖鏈濂界櫧鐧滈鍖婚櫌鍖椾含鍒板尰闄㈡不鐤楃櫧鐧滈瑕佸灏戦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