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里,桂花香,政协委员来下乡;走东村,访西巷,群众民生放心膛……路开工,把歌唱,幸福之路宽又广”,近日,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流均镇中桥村中心村循环路峻工仪式上,中桥村党总支书记孙三景激动地说唱起自编《同心共筑幸福路》,赢得了周围群众一阵喝彩。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流均镇中桥村至中心村段循环路破损严重,成为全镇循环路上的堵点。镇村虽然多次提议,但由于资金等问题一直搁置。今年9月份,市、区政协委员多次来中桥村调研,在镇‘有事好商量’议事室组织召开‘打通内循环共建幸福路’民生专题协商议事会,在最难解决的项目资金缺口问题上,协商出向区‘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申请一点、镇政府下拨一点、外援渠道争取一点解决方法。经过3个多月的建设,终于把群众的‘揪心路’修建成为方便群众的‘幸福路’,“村民们都夸‘有事好商量’这个平台好,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平台。”孙三景高兴地说道。 像流均镇这样搭在群众家门口的协商议事室在淮安现有个,它们如千朵盛开的娇艳花朵在基层绽放,逐渐成为基层党组织的“好帮手”、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委员履职的“新平台”。 平台搭在家门口,让协商之花根更深 “前两天,我们这幢楼5楼的李奶奶家房子卖了,你们知道卖多少钱一个平方?1.1万呀……” “这么贵呀!一年多前没有加装电梯元都没人要,以前住在这里总感觉矮人一等,现在许多人都想住这里,你别说,这还多亏了政协的协商议事室。” 淮阴区北桥社区城中花园小区是建成近20年的老旧小区,以前公共配套不完善、物业管理混乱、汽车乱停乱放;另外,一些住在高楼层的老人因爬楼困难,宁肯住到自己家的车库里。社区曾经采取“以上令下”的工作方法,试尝在小区加装电梯,但居民响应甚少,效果甚微。 “在社区建立‘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最大的优点就是扎根于群众之中,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容易产生信任感。我们这次城中花园小区改造,就是与居民坐到同一条板凳上,一起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做到什么时候需要协商就在什么时候协商、什么地方适合开展协商就在什么地方协商。经过前后50多轮协商,最终化解矛盾、达成共识,目前小区19栋楼已完成37部电梯加装、2部电梯改造。”北桥社区党委书记潘红梅深有感触地说。 年11月,淮安市政协率先提出“委员之家”建设,在全市成立35个“委员之家”小组,挂钩35个经济薄弱村,并创造性地在所有结对帮扶村挂牌“市政协委员基层联系点”。年,市政协下发《关于加强和推动政协协商平台向基层延伸工作的意见》,在每个镇、街道建立1个固定的政协委员工作站,推动基层协商平台建设特别是微型协商平台建设。今年初,出台《关于构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机制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规则》等规范性文件,为扎实推进基层“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规范化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议题议到心坎上,让协商之花朵更艳 今年,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银涂镇村民邹爱军新添置的两台收割机让他多赚了近10万元,这让邹爱军喜不自禁。“以前一直想再买两台收割机,农忙时挣点钱,可自从搬到集中居住点后,农机具就没地方放了,所以一直没敢买。今年初,镇里协商议事室,帮我们协商兴建了大型农机具的停放点,为我们老百姓解决了后顾之忧。”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银涂镇村民邹爱军高兴地说。 近年来,金湖县银涂镇在创建国家卫生镇、省级文明镇的背景下,大批农民实行自愿搬迁,集中居住。但农民的大型农机具没有地方停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方面,农机具放在小区里阻碍交通,影响小区环境,另一方面,农机具露天停放,日晒雨淋,机器容易损坏,阻碍了农民扩大再生产热情。如何解决农机具停放困难,成为群众高度
|